台灣繼鳳梨後「這些水果」也有危機 馬英九:兩岸立刻放下政治成見、務實解決

根據農業統計資料查詢,去年整年台灣農產品出口中國47萬986公噸,價值新台幣300.97億元。其中農耕產品占大宗,達33萬2781公噸,價值210.84億元,其次是水產品10萬4703公噸,後依序為畜產品、林產品。

繼鳳梨後,下個危機會在哪?

農委會資料顯示,我國生鮮水果2018至2020年出口中國以鳳梨居冠,達12萬2876公噸,價值約新台幣43億元,其次依序為釋迦3萬9171公噸、價值約31億元;蓮霧1萬2536公噸、價值約13.51億元;柚子1萬1259公噸、價值約4.54億元;芒果1萬866公噸、價值約6.63億元。

若以上述資料換算,鳳梨外銷量占台灣年產量約9.5%、釋迦23.2%、蓮霧7.3%、柚子5.2%、芒果2.1%。

其中,釋迦可分大目釋迦及鳳梨釋迦,大目釋迦因果實易損壞未銷中國,而鳳梨釋迦產季為12月至隔年農曆年前後,目前產季已過;蓮霧則在12月至隔年4月,柚子在中秋前後,芒果則於4至6月間。

如今台灣鳳梨遭中國封殺,農委會被迫祭出10億元救市,外界憂心未來若產季水果出口接續收到影響、甚至外銷占比更高的釋迦在下一年度的產季也遇到相同問題,政府救價錢恐再向上飆高。

馬英九呼籲:兩岸應立刻放下政治成見

馬英九今在臉書貼文表示,台灣外銷鳳梨9成5銷往中國,約占總產量1成。中國在產季之中突然宣布暫停台灣鳳梨進口,來得又快又急,不僅衝擊果農生計,更讓台灣社會錯愕,傷害台灣民眾的感情。

馬英九說,兩岸2009年12月簽署《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已建立重大檢疫檢驗突發事件協處機制,相互及時通報。此次中方就是透過這個平台,向我方通報因病蟲害而決定暫停鳳梨進口,顯示雙方的溝通管道並非完全斷絕。

馬英九指出,既然我陸委會也表示,希望雙方業務主管部門依協議機制溝通,政府就應儘快設法與對岸協商。除了農委會防檢局與中方的技術性對話外,陸委會更可在政治層面上助一臂之力,以兩岸協議為本,謀求務實解決問題良方。

朱立倫:新南向國家隊是騙人的大內宣

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則指出,民進黨執政5年了,聲稱要分散市場要走新南向,但5年來的事實是,統計去年外銷產量,台灣鳳梨約10%外銷到中國,出口量是新南向國家的100倍;台灣芒果約2%外銷到中國,出口量是新南向國家的100倍;台灣釋迦約20%外銷到中國,出口量是新南向國家的200倍;台灣蓮霧約8%外銷到中國,出口量是新南向國家的600倍。

朱立倫表示,我們願意多吃台灣水果,但這些外銷到中國的農產品轉內銷會讓台灣的水果市場崩盤,果農會更慘;且轉銷至其他國家,這麼大的量,短期內可以銷到哪裡?等談判完又是何年何日?「一個市場的喪失或產量過剩都無法緊急因應!」

朱立倫質疑,蔡政府執政以來,天天宣稱實施新南向政策,花大筆經費,結果台灣經貿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有增無減。這些年來說的「推動新南向,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風險」根本就是騙人的大內宣,「蔡政府欠果農一個道歉,更欠台灣人民一個說明。當個負責任的政府,才是真正的挺農民!」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