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RR 仿賽:2017 HONDA CBR250RR

新世代RR 仿賽:2017 HONDA CBR250RR
新世代RR 仿賽:2017 HONDA CBR250RR

HONDA 於7月25日在印尼發表新車款CBR250RR,從最初以Light Weight Super Sports Concept 為名的概念車在東京車展登場後,就一直備受關注,在影片正式曝光後,充滿科技感的LED 車燈更是吸引不少目光,採用鋁合金搖臂,以更高級的用料並注入電子輔助,與市面同級距的對手來做競爭,開創小排氣量仿賽有別於其他入門車款的新格局。

貫徹Total Control 理念的CBR250RR。
貫徹Total Control 理念的CBR250RR。

otal Control 是CBR-RR 全車系的理念,強調的是人車合一的操控感,CBR250RR 更是依循這樣的準則做研發,HONDA 將其分類為外觀造型、車架懸吊、引擎動力以及電控系統四大方向,集結各技術部門以Light Weight Super Sports Concept 為目標做開發,將HONDA 長久以來在賽道上累積的經驗與技術,注入到CBR250RR 的靈魂內。

新世代RR 仿賽:2017 HONDA CBR250RR
新世代RR 仿賽:2017 HONDA CBR250RR

2017 CBR250RR 規格表

引擎型式:四衝程,水冷,DOHC,並列雙缸引擎
供油方式:PGM-Fi 電子噴射系統、電子油門
缸徑 x 行程:62 x 41.4mm
排氣量:249.7cc
壓縮比:11.5:1
最大馬力:27.1kw(36.8ps) / 12,500rpm
最大扭力:22Nm / 10,500rpm
傳動方式:6速鍊條傳動
車架型式:鋼管編織車架
前懸吊:SHOWA 37mm 倒叉
後懸吊:Pro-Link 多連桿五段預載可調、鋁合金搖臂
前煞車:Nissin 單向雙活塞卡鉗、310mm 碟盤(ABS 選配)
後煞車:Nissin 單活塞卡鉗、240mm 碟盤(ABS 選配)
軸距:1,389mm
座高:790mm
裝備重量:165kg(ABS版168kg)
國內售價:NA

上下雙層LED 的日行燈與頭燈顯的CBR250RR 侵略性十足。
上下雙層LED 的日行燈與頭燈顯的CBR250RR 侵略性十足。

外觀造型

CBR250RR 的造型與當初在東京車展亮相的概念車幾乎如出一轍,HONDA 近年來概念車與實車的樣貌幾乎可以畫上等號,例如先前發表的NM4 車款也是如此,設計部門以「Speed Shape」為主題,將CBR250RR 外觀塑造的相當流線,車側的線條由前往後上揚,搭配尖銳的車尾設計,營造出CBR250RR 的速度感,搭配上下雙層LED 的日行燈與頭燈,更顯侵略性十足,此外還將方向燈與日行燈整合,沒有多餘突兀的外露燈具,讓整體造型更加流線。

上下並行的尾燈設計,車尾看過去,全車相當精瘦
上下並行的尾燈設計,車尾看過去,全車相當精瘦

整流罩的外型除了配合車身整體線條,更著重在空氣力學的設計上,除了利於車輛破風降低風阻外,對於引擎的散熱也有相當大的幫助。排氣管似乎也呼應著CBR250RR 雙缸的設計,採用單邊雙出的設計。另外HONDA 在CBR250RR 車上增添許多競賽元素,以科技感外形,創造屬於自己的新風格,未來的CBR-RR 車系可能也會以此為範本,衍伸出更多有家族特色的車款造型。

呼應雙缸的配置,排氣管採用單邊雙出的設計。
呼應雙缸的配置,排氣管採用單邊雙出的設計。
CBR250RR 採用鋼管編織式的車架。(Photo:IWBSPEED.com)
CBR250RR 採用鋼管編織式的車架。(Photo:IWBSPEED.com)

車架懸吊

採用鋼管編織式車架,除了有足夠的剛性支撐外,在車輛做翻轉時也有較佳的抗扭性承受其作用力,讓車輛在動態表現上更加穩定,利於騎士的操控。搖臂的設計上放棄使用一般常見的方管搖臂,採用鋁合金鷗翼式搖臂,透過Gravity Dies Casting 重力壓鑄工法,將搖臂的強度提升,同時又可以將其重量降低,讓CBR250RR 整體車重更加輕量化,看上去也更有跑格。

採用SHOWA 37mm 不可調倒叉。
採用SHOWA 37mm 不可調倒叉。

懸吊系統在先前曝光的影片中,已經很清楚看到CBR250RR 前懸吊配置倒叉,相較於目前同級距的R25、NINJA250 皆使用正叉的設計,CBR250RR 升級採用SHOWA 37mm 倒叉,搭配七輻式輪框,減少簧下重量並將路感更清晰的回饋給騎士,同時後避震也採Pro-Link 多連桿設計,搭配5段預載可調,更能針對不同騎士做調整,讓車輛在行駛時能更加穩定。

圖為CBR250R 後吸式導管式意圖,與CBR250RR 採下吸式有所分別。
圖為CBR250R 後吸式導管式意圖,與CBR250RR 採下吸式有所分別。

引擎動力

HONDA CBR250RR 採用的是249.7cc DOHC 並列雙缸水冷引擎,搭配六速鍊條傳動,縮比為11.5:1,而雙缸引擎的最高轉儀錶板顯示至16,000rpm,但紅線區設在14,000rpm 。高轉速的設計下,有著比同級距更強的動力輸出,至於馬力官方尚未正式公布,預估可能會落在37匹上下。

這張圖很明顯的看到進氣口的設計,看起來藏在整流罩下方(Photo:TMC Blog)
這張圖很明顯的看到進氣口的設計,看起來藏在整流罩下方(Photo:TMC Blog)

另外,從TMC Blog 提供的官方解說電腦圖中,也發現CBR250RR 車頭下方有連到空濾盒的進氣口,也就是類似Ram Air 設計。一般來說,小馬力車款因為速度也不高,少有Ram Air 設計,因為這在公路上使用的效果並不大,但在賽道上,則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仔細看看RR字樣的透視,有個方盒向後連結的管道,那應該就是進氣口位置(Photo:TMC Blog)
仔細看看RR字樣的透視,有個方盒向後連結的管道,那應該就是進氣口位置(Photo:TMC Blog)

CBR250RR 與一般Ram Air 又有所不同,並沒有直接巨大的進氣口,反而是藏在側整流罩內,以類似側開的方式進氣,相對常見的Ram Air 來說,進氣效果肯定是差了一些,但搭配那彎曲的管道,相信也是充分考慮了雨天騎乘情況,避免吸入雨水的設計,同時我們也可以預期,CBR250RR 在高速下的動力輸出會超越其他同級車款。

整個進氣路徑,透過直接進氣的管道,結合下吸式進氣導管才更具意義。(Photo:TMC Blog)
整個進氣路徑,透過直接進氣的管道,結合下吸式進氣導管才更具意義。(Photo:TMC Blog)

實際上在ARRC AP250 級賽事中,不論是R25 或是Ninja 250 比賽車,都有進行加裝進氣口的改裝,來追求高速下的動力。CBR250RR 在量產車上就已搭配這樣的設計,更明顯的看出其打算進軍AP250 賽事的目標。

緊湊的引擎佈局帶來的是極具運動性的車體寬度。
緊湊的引擎佈局帶來的是極具運動性的車體寬度。

引擎佈局利用HONDA 當家廠車RC213V 的技術,改變了從主動齒輪到正時鏈條、水泵浦與機油泵浦的位置,有效將一具249.7cc 並列雙缸引擎的體積接近單缸一樣的寬度,將CBR250RR 整體的車身造型做得更加精實。另外有別於CBR250R 的後吸式進氣導管,CBR250RR 改採為下吸式進氣導管,減少氣流進入缸體時的損耗,進一步的提升引擎動力,也能讓引擎布局更加緊湊。

儀表透露出具備可調動力模式
儀表透露出具備可調動力模式

電控系統

HONDA 在CBR250RR 車上使用TBW(THROTTLE-BY-WIRE)電子油門的設計,成為同級距的日系車款中,率先導入電子油門的車款,並採用與RC213V 相同技術的 Accelerator Position Sensor(APS)油門位置感應器,透過油門的轉動將訊息傳送至ECU,透過電腦來控制節流閥的進氣量,另外CBR250RR 還擁有三種行車模式可以做選擇,分別為Sport+、Sport、以及Comfort,估計在三種模式下會有不同的油門反應,而非將最大馬力限制。

前煞車採用Nissin 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310mm 浮動碟盤。
前煞車採用Nissin 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310mm 浮動碟盤。

制動系統前煞車為Nissin 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310mm 浮動式碟盤,後煞車則採用Nissin 單活塞卡鉗與240mm 碟盤做搭配。HONDA 也同步發表有搭載ABS煞車系統與沒搭載的兩種版本供車主們做選擇。

HONDA 目前共推出HONDA Racing Red(紅)、Anchor Graymetallic(消光灰) 以及Mat Gonpowder Black Metallic(亮黑) 三款不同配色的CBR250RR,另外原廠也同時推出Ohlins懸吊、單座蓋、水箱護網、油箱護墊、排氣管、鍛造框等改裝套件,讓消費者能自己選購加裝至自己的CBR250RR上。

HONDA Racing Red(紅)
HONDA Racing Red(紅)
Anchor Graymetallic(消光灰)
Anchor Graymetallic(消光灰)
Mat Gonpowder Black Metallic
Mat Gonpowder Black Metallic

至於很多車友在討論的排氣量問題,250cc 是針對東南亞市場開發,未來HONDA 也會因應歐美市場推出的300cc 的車款,甚至有消息可能有更大排氣量的CBR350RR,屆時台灣能否也有機會引進,相當令人期待。

新世代RR 仿賽:2017 HONDA CBR250RR
新世代RR 仿賽:2017 HONDA CBR250RR

延伸閱讀

以Double R 為名:2016 HONDA CBR250RR 台灣首試
新世代RR 序曲:2016 HONDA CBR250RR 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