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試駕!燃油先決下的純電力量?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試駕!燃油先決下的純電力量?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試駕!燃油先決下的純電力量?

上有7系列下有3的BMW在1972年正式推出5 Series 5系列以來,居中的級距格局以及屬性,承繼品牌一如既往性能與操控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豪華舒適,也因為本身定位和特色,5 Series受到了相當多喜好豪華中大型房車卻不願捨棄駕駛本質的車迷愛戴,並選擇其成為日常座駕或令其成為公司行號主管用車,而當時代潮流轉變、純電改變人們用車本質之時,BMW i5似乎也宣告著走向與傳統不太一樣的道路。

中堅份子

作為最新世代的BMW車型,全新5 Series反而沒有太過前衛的風格而保留了過去世人對於品牌的印象。
作為最新世代的BMW車型,全新5 Series反而沒有太過前衛的風格而保留了過去世人對於品牌的印象。

萬分慶幸,絕非首次吐槽但當提到BMW的外觀設計,近年來G20世代3 Series簡練富有運動氣息,隨後不論是7 Series或者X7、甚至是其他SUV車款都有著雙腎愈加巨大的趨勢,是,咱們並不否認那就是一個維持品牌特色且提高辨識度的做法、但也相當考驗消費者對於風格美學的接受度,但更晚問世的G60 5 Series卻又像是知道市場的保守一般,回歸正常尺寸的雙腎、恰到好處的鍍鉻飾條邊框、帶著優雅氣息卻不失運動感的前保桿與中央進氣壩設計,絕不過度張揚但有著適度存在感的框架,就像是再次述說5 Series於品牌中的定位一般,居中不躁進、秀外慧中而恆久耐看。

更長的車體尺寸並未帶來過多突兀,5 Series的均衡感受配上優雅的線條後也保有了中大型豪華房車應有的質感。
更長的車體尺寸並未帶來過多突兀,5 Series的均衡感受配上優雅的線條後也保有了中大型豪華房車應有的質感。
後方C柱招牌Hofmeister Kink除了是BMW本身的招牌,透過車型標示也能更清楚展現5 Series的獨特。
後方C柱招牌Hofmeister Kink除了是BMW本身的招牌,透過車型標示也能更清楚展現5 Series的獨特。
同樣中規中矩的車尾則透過尾燈架構、清晰的分層呈現BMW 5 Series帶有優雅的科技感。
同樣中規中矩的車尾則透過尾燈架構、清晰的分層呈現BMW 5 Series帶有優雅的科技感。

更為簡約的側視車身少了繁複折線與浮誇光影,除了下方側條的黝黑修飾與其上方向後延伸至車尾的切線外,全車也適度的被分做上中下三等份比例以維持視覺的優雅,C柱尾端Hofmeister Kink保有品牌小巧微妙巧思的同時、上方也標註了系列數5作為身分證明,而尾燈則並未順應市場潮流採用所謂貫穿式設計,依舊維持左右分離的前提下在內部加入更多的層次結構展現豪華感,整體則是線條更簡約更平滑的曲線,微微上揚的小鴨尾是BMW對空氣力學的堅持,平整無開口的設計則是邁向純電世代的表徵,也就是看到那沒排氣管的後保桿才會想起:「啊,這已經是純電的i5了!」

似7是5

夠寬夠大夠深的後行李廂空間是BMW 5 Series本身作為豪華中大型房車必備條件。
夠寬夠大夠深的後行李廂空間是BMW 5 Series本身作為豪華中大型房車必備條件。

堪稱歷年來最大的BMW G60世代5 Series所採用的仍是名為Cluster Architecture, CLAR平台所塑造,包含上一代G30、前代G11與現行G70的7 Series皆同,仰賴共用平台更寬裕的調校空間,BMW得以在相同的基礎中設定合適車體尺寸乃至於自油轉電的動力變更,而在這樣的前提下,BMW為全新5系列規劃的車長來到5,060mm、軸距近3米的2,995mm,寬度1,900mm和高度1,515mm使其已超越E38、E65世代短軸版本的7系列與更早期的所有7 Series,直接的影響就是更大的後行李廂空間與更開闊舒適的後排座椅,僅標示常規佈局下490L的容積數據不論是寬度或者深度都有良好的使用性,對應著商務人士需求的行李箱、高爾夫球具等大型物件收納可絕對不是問題,也因為5 Series主要客群基本擺在所謂「主管用車」或者豪華日常移動載具等範疇,不難理解空間規劃會更針對此類需求的實用性。

更長更寬的車身也代表了BMW 5 Series本身有著更好的後排乘坐舒適性。
更長更寬的車身也代表了BMW 5 Series本身有著更好的後排乘坐舒適性。
全觸控的空調面板設計為BMW 5 Series後排空間增添不少科技感。
全觸控的空調面板設計為BMW 5 Series後排空間增添不少科技感。

絕對寬裕的空間規劃不論是腿部或者頭部都極其亮眼,同樣是受惠於史上最巨規格的變化所致,確保更好的乘坐舒適性與拓展後座買家需求的同時,全新5 Series也並不會因為i5本身純電車款所需要的電池空間而有所影響,此外,雖然說現行7 Series所採用的門板控制介面並未下放、後排座椅那無敵大的豪華顯示幕也仍僅7獨有,但玻璃車頂的選用與全景天窗的規劃,空調出風口精緻的調整介面,溫順細緻的皮革材質所創造恰到好處的撫摸質感,這一切的累積仍舊賦予i5相當優異的後排座椅乘坐體驗,再搭配上極佳的車內肅靜性與Bowers & Wilkins頂級音響系統所還原的悠揚樂符,過去在7 Series上才能得到的享受、如今純電i5也毫不遜色的以不同方式呈現。

👉 延伸閱讀》2024 Ford Mustang Mach-E Premium電動野馬休旅試駕!不只離經叛道,更是另闢蹊徑!

可以明顯感受到全新BMW 5 Series在前排座艙空間的設計受到一定程度7 Series科技下放的影響。
可以明顯感受到全新BMW 5 Series在前排座艙空間的設計受到一定程度7 Series科技下放的影響。
更好的舒適感與包覆性也讓BMW全新5 Series的駕駛座艙保有更好的豪華風格。
更好的舒適感與包覆性也讓BMW全新5 Series的駕駛座艙保有更好的豪華風格。

類似下放與升級的部分也體現在全新i5駕駛座艙的配置,12.3吋全數位駕駛儀表與14.9吋觸控螢幕組合而成的懸浮式曲面仍是本世代BMW車款慣用的風格,Operating System 8.5帶來的直覺操作感與更偏向圖像化處理的形式也為使用者體驗帶來更多的科技感,此外,過去在7 Series所見的水晶切削車內氛圍點綴也以不同方式出現在全新5 Series之中,配合更舒適的前排座椅規劃、優異的車內音響組合與同樣是水晶切削的內裝按鍵配置,很直接地感受到5 Series的豪華感受也得到了相當顯著的升級且完全比肩過去的7 Series質感。

移動載具

儘管是eDrive40的版本,單馬達後驅的設定透過良好的動力控制單元有著相當好的平衡性與扭力輸出。
儘管是eDrive40的版本,單馬達後驅的設定透過良好的動力控制單元有著相當好的平衡性與扭力輸出。
比肩過去540i的輸出也讓i5 eDrive40有著出色動力表現。
比肩過去540i的輸出也讓i5 eDrive40有著出色動力表現。

G60世代象徵的或許是一個分水嶺,如同G70 7 Series同時有著燃油與純電版本,如今的5 Series也迎來了純電i5以及似乎與歷史漸行漸遠的腳步,V8、V10與V12這類由多缸高轉疊加速度與質感的動力單元或許再難見天日,取而代之的是更高功率輸出的馬達以及續航里程能有多遠等議題,現行由總代理汎德所導入的i5提供了兩個版本,分別是後驅設定的eDrive40與四輪驅動M60 xDrive,咱們所試駕的版本由後軸單馬達提供最大功率250kW、等效340ps與最大扭力43.85kgm(430Nm)的動力,基本等同於G30世代540i的數值且在最大容量83.9kWh電池規格下具備WLTP量測條件582km的續航里程,支援350kW高速充電確保短時間動能補充的前提下也能利用愈加密集的汎德BMW i高速充電站、各個第三方充電站品牌與AC充電樁為i5進行補給;快?以這年頭電動車的科技來說,隨傳隨到的加速感與逼近44kgm的扭力不可謂不快,在不同的行車模式下有著相應的動力曲線以追求舒適感、實用性與高效運輸的無縫轉換,要以各種方式抵達目的地對i5 eDrive40來說可都不是問題,而更多人會顧慮的或許只有eDrive與xDrive之間的歧異、又或者說是傳統後驅與四驅的選擇,但在追求安全與效率的電控年代,不做死就不會死,順順開的後驅還真沒有多危險,選擇40或者M60或許更像是在動力上限之間抉擇,以及M Sport與M60的配備差異,單就日常道路行駛的本質來說還真沒有那麼多「速度」方面的分別,畢竟、0-100km/h 6秒與3.8秒之間的那2.2秒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客觀方面的操控性格是肯定的,但也因為電動車本身的條件、追求舒適的風格與調校而讓i5在主觀層面的感知少了更多過去5 Series、甚至是BMW品牌本身的特色。
客觀方面的操控性格是肯定的,但也因為電動車本身的條件、追求舒適的風格與調校而讓i5在主觀層面的感知少了更多過去5 Series、甚至是BMW品牌本身的特色。

走向不同道路的似乎不僅只是動力單元的發展,i5從最基本的用車感受、路感回饋再到一切主觀駕駛思維似乎也與過去的5 Series有著根本性的不同,過去太習慣BMW有著被稱呼為『本質』的操控性格,追求精準的轉向感受、貼地且帶點輕狂躁動的懸吊支撐、不論四驅或後驅都像是由著後輪啟動方向的動態個性,從山路到賽道都能享受極高駕駛樂趣而視車系車型調整舒適比例的多寡,但或許人們已經不再追求過於激昂的用車體驗,當電動車的到來以更像是讓交通工具回歸純粹點到點間移動的載具,效率、舒適與豪華等客觀因素成為決定購買的主要原因時,過去的硬核似乎也就不再必要,而i5 eDrive40的結論是更為理性的,縱使冠上M Sport之名、外型與套件調校,為了讓本質上重逾2.1噸的車身更靈活的移動,電子轉向機極高效率與輕盈的手感取代過去的重手而略顯陌生,是,如今咱們可以輕鬆地將更長更寬更大更重的車體快速拋向想要的方向,但相比過去更為模糊路面回饋及腦海中想像的四輪相對位置,儘管感官與理智之間有著落差,大腦清楚的感受到車身側傾被相當有效的抑制、四輪仍舊無比服貼且電控系統有效的將動力控制在循跡性絕佳的狀態下更快速地走在預設路線上,但i5 eDrive40 M Sport已與過去5 Series不再相同或者相似,遵循野性或者直覺並不能幫助自己掌握車輛的前提下,只能讓理智與思考更大限度地掌管駕駛決策並且控制每一毫的動力、煞車與每一分舵角轉動,而一切改變的源頭或許都只是為了讓車中乘員更無干擾的沈浸在數分鐘、數十或者幾小時的移動過程,更單純的舒適如同與世隔絕、卻已與熟悉的5 Series再不相同。

藉由輔助電控的協助也讓駕駛者能更輕易的駕馭超過5米長、1米9寬的i5。
藉由輔助電控的協助也讓駕駛者能更輕易的駕馭超過5米長、1米9寬的i5。

來自駕駛座的舒適感與極佳包覆的安定感,方向盤本身仍舊絕佳的抓握手感,全新世代BMW Operating System 8.5的強大功能與跟隨駕駛模式而轉變的車室氛圍,如今的i5撇除駕駛行為後就更像是一個會移動的自家豪宅,就像臥室裡每天睡著的那張大床般帶來的安心感,就像為自己精心打造的影音室那樣為自己帶來不斷的聽覺饗宴,各項安全配置都是為了能讓自己與車中乘員能以最完美的姿態抵達目的地、不論那是公司或者家庭,可信賴的駕駛輔助系統也好,冠上M Sport卻依舊保留舒適的調校也好,打從用車需求逐漸轉移至後排的那一刻起,或許i5的責任就更多是為了不著邊記得取悅坐在後排的那位車中VIP,若是這樣、少點激進的個性又有何妨呢?只要確保那動力依舊出色、那極限依舊難以企及且理智仍清楚知曉此為BMW即可不是嗎?

目標的轉變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

誠然在G60世代仍有燃油版本的存在,BMW也早已宣告5 Series同樣具備頂級性能版M5的規劃,但在車輛工業迎來劇變的如今、在用車需求早已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前截然不同的如今,轉變早已成為必然、市場更是喜新厭舊變幻無常,BMW i5個性方面的發展就像是要表達「世人或許已不再追求硬核用車」,又或者說當7 Series已去到太遠的彼方、5 Series理應承擔豪華房車更多的責任與舒適擔當之時,理解或者接受轉變就是理所當然,又或者說i5只是展示了這個世代在這個級距的最佳解答,一如過去所有BMW 5 Series所追求的,在豪華、舒適與駕駛本質的各種極限中追求更加卓越,但這依舊值得咱們重新歡迎、絕對可稱作獨立全新車系的又一分支:「你好,i5。」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試駕!燃油先決下的純電力量?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試駕!燃油先決下的純電力量?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的分項評比如下:

(以0.5分為進位基準,滿分為10分,整體分數為平均值,更多評分基準資訊請參考:2022年汽車試駕評分基準大變動!以全車系為基準的全方面評價!

視覺:6.0

“保有BMW傳統風格的同時也展現了中大型豪華房車本身優異的氣勢及優雅。”

性能:7.0

“比肩過去540i的等級且有著電動車更優異前段加速的特性。”

空間:6.5

“歷代最大的5 Series在乘坐空間方面格外突出。”

安全:6.0

“Level 2與齊全的駕駛輔助系統可受到高度信賴。”

整體:6.375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基本資料如下:

動力形式:勵磁同步電動馬達

最大馬力:340ps(250kW)

最大扭力:43.85kgm(430Nm)

前輪避震:雙A臂

後輪避震:多連桿

驅動形式:四輪驅動

煞車形式:前後碟煞

車身座位:5人座

綜效續航里程:582km

建議售價:NTD 3,290,000

👉 2024 BMW i5 eDrive40 M Sport 詳細規格:https://user57139.pse.is/5lzw75

更多詳細資訊

👉 最新上架汽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cars

👉 最新上架機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bikes

👉 更多熱門新車排行:https://autos.yahoo.com.tw/popular-cars/

👉 更多電動車與油電車:https://autos.yahoo.com.tw/car-topics/EV-and-Hyb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