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輛電動車就能輕鬆在家充電?最好先搞定管委和配線!

作者:SanjiNoir 黑侍樂讀

在內燃機與電動馬達迅速邁入轉型的這段過渡期中,消費者必定都存在著許多疑慮,包括電動車的後續保養、充電站部署,或是續航成本如何計價,這些課題都成為消費者是否買單的重要依據。

當然,除了上述議題以外,家用充電設備的安裝也同樣是許多人考量因素。先不談目前台灣所部署的充電站,回歸到便利性,仍是得以家用充電為主;但考量到有絕大多數人居住在社區大樓,倘若要在地下停車場設置充電裝置,除了配線與電力分配等流程外,勢必得經過社區管委會表決等複雜流程,而本文便是要來淺談家用充電會遇到的問題。

首先,若是住在透天別墅且車位就在家中的用戶,容咱們在此先恭喜一番,所要面對的問題比起社區大樓真的顯得輕鬆,簡而言之主要的處理大概是配線與費用上的問題。首先,以台灣一般家庭而言,電流容量均落在「75A」,意思大概就是家用電器設備,如冷氣、洗衣機、電腦等耗電設備的平均數值。然而,在購入電動車後,充電樁所需的規格平均落在32A-72A,也就是說原先的75A又是硬負荷了額外的電力,自然電力分配就會有問題,甚至會導致所謂跳電等影響,而所以需要解決的就是電流容量的提升,以及配線等項目。

簡而言之,電流容量的提升雖然看似僅需花錢處理,但嚴格來說需要進行的工程項目比想像中還要來得複雜,當中包括XLPE電纜線、電源箱、金屬管裝配、工資、管線穿牆等,而也因為每戶家庭電錶設置截然不同,若是充電裝置與電錶距離不遠,安裝容易,價格自然不會令人乍舌,但若是有樓層問題,必須經過穿洞配線等,除了工資漲以外,線組成本等都是價格倍增的因素,只能說小則2-3萬,動輒1-20萬的都不在少數,至於廠商尋找的話,基本上能在品牌官網上找到許多對應的安裝廠商。

而在了解工程方面的疑難雜症後,再來就是目前社區大樓所面臨的最大問題-「社區管委會」。畢竟電動車還未達到真正的普及,有支持亦有反對,而攸關所謂「公共空間」時,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反對的人似乎又佔了大多數......。原因在於,以目前而言,每層樓的獨立電錶只能安裝一個,動線與美觀都成了問題所在,安裝甚至得動及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其餘包含管線的拉牽也連帶影響美觀問題,再來就是管委會是否承擔費用,畢竟數十、數百萬的價格誰要來買單也是一大課題,甚至一路延伸到公共設施的佔比等,以目前台灣這種集合式住宅來講,很難不會有人閉不吭聲,除非買的是那種原先就已提供充電樁又或是預留安裝的豪宅。

當然,沒有人能確保充電樁能如實安裝,但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上繳具說服力的文件給管委會,包含像是Tesla所提供的:致管委會的一封信,又或是提案說明書,其中的內容大致上就是給管委會一個擔保,確保安裝流程不會破壞建築架構、不影響美觀與公共供電等。

以目前主流的安裝做法來看,多數是採用所謂的「自家電錶拉線」,原因是面對的對象僅是管委會而不是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難易度相較簡單。至於第二種方法就是於地下樓層安裝獨立電錶,然剛剛也提及過,倘若要在樓層安裝獨立電錶勢必得經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因此哪怕是一個住戶抗議,都將成為心腹大患。

所以第二點暫且不談,以目前做法來看,基本上即是先尋找好充電樁的安裝廠商,並進行場勘,接著請廠商準備好安裝規劃書,接著將準備好的提案書與文件遞上,並解釋其安裝流程與安全疑慮,接著等待表決。而以目前國內專業廠商與顧問來看,基本上如ChargeSmith宅電、台達等,都能提供完整的顧問以及配合安裝服務,可以說是安裝充電樁不可或缺的好夥伴。待通過後,由這些廠商負責將家用電錶牽線至停車位,並將充電樁安裝完成,即可進行充電,安裝過程視情況而定,通常4-5小時內能完成。順帶一提,充電樁基本規格即是32A(220V)的工作電流,基本上只需10小時就能提供400公里的續航力,再也不用下班回家還得跑到鄰近的充電站,省時又省力。

若是不幸被否決其實也不用過於擔心,以目前全台的目地充電地點已達200個,舉凡商場、電影院、飯店皆有提供超過700支的充電座,倘若真的沒辦法於社區內安裝也不足以構成太大的問題,畢竟充電裝置的擴建工程依舊持續,到時普及也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咱們也將可能規劃關於電動車出遊相關的介紹特輯,讓車主了解開著電動車環島也絕不是問題!

更多詳細資訊

👉點這裡看更多電動車與油電車系列報導

👉最新上架汽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cars

👉最新上架機車車款:https://autos.yahoo.com.tw/latest-bikes

👉搜尋更多車款規格:https://autos.yahoo.com.tw/new-cars/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