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國菜-澳門葡國菜 葡萄牙也吃不到

工商時報【姚舜】 15世紀末的明朝年間,葡萄牙人為了經商和傳教來到澳門,更以「媽閣」諧音「Macau」為小漁村取了名字。到了16世紀清朝,葡萄牙人更以付租方式向清庭租下澳門,作為他們在遠東區作生意的基地。 葡萄牙人作澳門的二房東,一作就是400年,除了將南歐的建築風格移植到此,也將自己家鄉的葡國菜帶到了澳門這個「新故鄉」。而葡萄牙人遠渡重洋來到澳門,不只從非洲、印度及東南亞等地將各種辛香料引進了澳門入菜,並且將傳統葡國佳餚與中式料理融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澳門式葡國菜。 所以,今天在澳門的葡萄牙菜其實分「正宗葡國菜」與「澳門式葡國菜」,兩種葡國菜風味各有千秋,赴澳門旅遊度假或「發財」,不不要錯過了只有在澳門才吃得到的異國美味。 西班牙有海鮮飯,葡萄牙也有,西班牙海鮮飯會用番紅花增艷,葡萄牙海鮮飯則會加檸檬汁去膩,兩者各有千秋、各擅勝場,都是很經典的異國美食。 享受道地的葡國菜,不必大老遠跑到葡萄牙,在離台灣航程只有90分鐘的澳門就可一嚐台灣嚐不到的南歐風味佳餚。更有趣的是,澳門的葡國菜分兩派,除了正宗道地的葡國菜,還有「澳門式葡國菜」,後者是澳門人將葡萄牙料理結合中式料理,並以非洲、印度與東南亞辛香料入菜烹調出的菜餚,這種「澳門式葡國菜」,在葡萄牙也吃不到,成了澳門美食一大特色。 澳門葡國菜的「獨」,不僅只獨特,更指「獨家」,例如〈非洲雞〉,在非洲也沒有這種雞餚,只有澳門吃得到。〈非洲雞〉料理前要醃漬,再用木炭小火慢烤,然後加入蒜蓉、椰汁、椰蓉、花生、咖哩、香料一起燴焗。有人說這道菜是葡萄牙人在非洲的莫三比克向當地人學的,但非洲其實根本沒有這菜,所以到底從何而來,和這道菜一樣耐人尋味。 澳門葡國菜經常用焗烤方式烹調,最有代表性的是〈焗鴨飯〉,這焗飯是將料理過的鴨肉拆絲,和米飯與葡國香腸一起焗烤,香腸與鴨汁都融入了米飯中,味道香濃,飯中有肉、肉中有飯,很對中國人的口味。 與〈焗鴨飯〉異曲同功的是〈乳豬焗飯〉,這道菜是將整隻乳豬與糯米飯一起烤焗,豬油會滲透到米飯中,使飯粒充滿乳豬香味,但這糯米飯卻不油不膩、飯粒分明清爽。至於乳豬皮烤得十分香脆,豬肉腴滑細嫩,中間的油脂層,甘香豐腴。 「馬介休魚」是葡萄牙菜中的主角,牠既是一道菜,也是一種食材,由其演變出來的菜色,就超過百種。「馬介休」是從葡萄牙文bacalhau翻譯過來,這種魚的英文叫做cod fish,其實就是醃漬鱈魚,可以煎、燒、烤、煮等不同的方法烹調。澳門當地並不醃漬馬介休,所有的魚都從葡萄牙直接進口。 醃漬好的馬介休魚肉身是白色的,大概有5公分厚,聞起來的味道就是鹹魚,料理前要洗沖水或泡水將鹹味去除才能入菜。前面提及馬介休魚料理千變萬化,可直接煎,也可以和海鮮、馬鈴薯搭配一起焗烤,最常見的則是將魚肉拆絲或打成漿與薯泥一起裹粉炸成〈馬介休球〉,外層淺淺酥脆、裡餡鹹鮮。 〈木糠布丁〉是澳門葡國菜中非試不可的甜點,這種布丁作法很特別,廚師用煉乳和鮮奶油打勻,上面再舖灑著一層威化餅乾屑,冷藏後再吃。吃起來口感既像乳酪、又有點像蛋糕,也是澳門獨有。 澳門的葡國餐館為數不少,例如九如坊、佛笑樓、木偶、公雞、沙都娜、沙利文、陸軍俱樂部、新帆船、船屋、安東尼奧、阿曼諾、里斯本地帶…..都各有特色,即使同樣菜名,風味口感亦各有獨自作法。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從米其林發行港澳版後,澳門有些葡國菜餐廳也開始朝「Fine Dining」的路子走,如此一來使客人也可以在宛如法菜餐廳的環境氛圍中,享受用料高檔的葡國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