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海洋,迪士尼有責?(上):多莉帶我們看見的海洋

作者:黃宗慧(台大外文系教授,專長為精神分析與動物研究,編有《台灣動物小說選》、《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動物保護議題之專欄散見報章雜誌。)

〈保育海洋,迪士尼有責?〉分上下兩篇,上篇〈多莉帶我們看見的海洋〉處理動畫《海底總動員》系列對保育海洋可能產生的影響,下篇〈失去海洋的黑鯨〉則把焦點轉向兩歲即被捕捉到海洋世界表演、2017年離世的黑鯨提利康,追溯紀錄片《黑鯨》和《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之間的關聯。

(圖片來源:flickr.com)
(圖片來源:flickr.com)

2016年,迪士尼.皮克斯[1]的動畫《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上映。這部睽違13年才推出的續集,出人意表地相當符合動物保護運動要求的「政治正確」。

續集以患有短期記憶障礙的擬次尾鯛(俗稱藍倒吊、藍刀鯛、藍藻魚)多莉為主角,第一集中的小丑魚父子馬林與尼莫則成了配角,參與了她的尋親之旅。

這趟旅行的刻畫雖然必然有娛樂動畫所需要的各種冒險情節,但迪士尼.皮克斯也似乎卯足了勁要進行一場海洋生態教育,如果說第一集對潛水客濫捉珊瑚礁魚類、爆破捕魚法等等的批判都只是暗示性的,那麼續集在點出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海洋汙染時,手法可以說明白許多。

(圖片來源:flickr.com)
(圖片來源:flickr.com)

沈船、廢棄的車子、到寄居蟹用以棲身的馬克杯等各種人類製造的垃圾,都數度出現在畫面中的海洋裡;更不用說將海洋生物展覽館形容為「魚監獄」,或呈現以教育為名的「觸摸池」對展出的海洋生物所造成的傷害。

而在歡樂大結局的設定中,還不只是讓多莉找到雙親,許多原本要載送到「魚監獄」的海洋生物,也都在齊聲高呼「釋放」的口號之後,得以圓夢,重回大海。

此外,影片雖然不是以介紹海洋生物相關知識為主軸,但也試著把鯨魚的傳聲定位、魟魚的集體洄游、章魚有三顆心臟等資訊傳達給觀眾,至於名為「七條郎」的重要配角章魚,所展現的各種偽裝行徑更是續集的一大焦點,既滿足了娛樂需求,又凸顯了頭足類生物的高智慧與能力。

而片中以海洋保育為己任的海洋博物館,也不時廣播著「救援、照護、釋放」的目標,相較於曾被點名該為「錯誤呈現動物形象」負責的那個迪士尼,今天的迪士尼.皮克斯確實做出了相當的改變[2]。

當然,即使在迪士尼飽受批評的年代,仍然有不少力挺者,認為迪士尼對於動物有靈、甚至是萬物皆可有情的呈現(想想《汽車總動員》),有助於培養人與物的共感,但這些力挺者多半不會是動保人士,畢竟從《101忠狗》到《海底總動員1》,關心動物與生態的人,看到的都是迪士尼帶來的災難。

《101忠狗》讓大麥町一時之間成為寵物市場上的最愛,但影片退燒之後也出現了棄養潮;《海底總動員1》更造成世界各地小丑魚的大浩劫,而影片帶動了觀賞性珊瑚礁魚類的飼養熱潮之後,自然也加重海洋珊瑚礁魚類被捕的壓力[3]。

很諷刺地,這兩部影片的主角雖然都因為被「萌化」而備受喜愛,但真實生活中的命運卻更為悲慘,這些負面影響造成的批判聲浪,以及社會整體動保意識的提升,或許都促成了迪士尼越來越重視影片可能對真實動物產生的效應。

面對這樣「政治正確」的走向,先撇開電影好不好看的問題(只要瀏覽大多數的影評,就會發現幾乎一面倒地認為前作比續集來得更精彩更具娛樂性),一個頗值得繼續玩味的問題是:諸如此類的動畫,應該要負起、或負得起教育的任務嗎?以《海底總動員》系列來說,透過動畫讓人們更關心與理解海洋生態的機會有多高?

如果從知識傳遞的精準度來看,《海洋的極端生物》一書便曾吐槽過《海底總動員》的謬誤之處。

作者表示,如果按小丑魚的真實生態習性來說,父親馬林並不會因為喪偶而過度保護尼莫,而是會變身為尼莫的新母親,同時,又因為尼莫是牠們生活的海葵裡僅存的一隻,所以尼莫會迅速發展出成熟的睪丸,變成父親的角色,與變成母親的父親馬林共同養育一批亂倫下的小尼莫。

畢竟小丑魚是階段性雌雄同體的動物,剛出生時都是雄性,只有最大最具優勢的會變成雌性,其他雄魚則是在雌魚消失時依序遞補,所以如果動畫應具備「傳遞正確的生態知識」這項功能,第一集的劇本從一開始就不能成立了!

至於續集,雖然的確更積極強調保育海洋的面向、帶入更多知識,但還是引起不少觀眾積極挑出其中的錯誤,例如片中描述多莉的「鯨語」是小時候向鯨鯊「命運」學的,但鯨鯊並不是鯨魚,而是鯊魚[4]。而最後海水魚多莉跳進卡車司機的(淡)水杯、章魚七條郎開卡車的情節,自然更是脫離現實,僅能在動畫的異想世界中成立[5]。

我們雖然可以堅持說這些「失真」的部分應該被歸咎為電影有意誤導觀眾、進行錯誤呈現,但也不要忘了,閱讀小說或電影時,某些有違常理的情節,也常需要我們「心甘情願地暫時擱置懷疑」(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事實上,《海洋的極端生物》一書的作者在點出了小丑魚的生態習性之後,還是加上了「迪士尼製片人當初對劇本的決定,可能是正確的」這樣的結論,承認了一定程度的虛構是必要的。

而迪士尼.皮克斯所諮詢的華盛頓大學生物力學家亞當.撒莫斯(Adam Summers)在受訪時則表示,他認為如果要以這部電影,來進行關於魚的變性能力的機會教育,其實並不恰當,還恐怕會造成孩童的困惑[6]。

如果迪士尼.皮克斯面對這類的質疑都是以「會造成孩童的困惑」為託詞,在各個面向上都毫不考慮錯誤詮釋動物行為可能會造成的問題,態度當然不足取,但從撒莫斯的訪談看來並非如此。

面對科學知識的正確性與娛樂考量之間的權衡,他雖然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既然以娛樂為主,正不正確並不是那麼重要,但也表示,如果是一部攸關真實的、活生生的生態系統的動畫,影片既以生態系的複雜與美做為說故事的跳板,那麼真相的呈現就有一定的作用,因為將有助於讓更深刻重要的訴求得以被嚴肅看待。

撒莫斯更坦承,即使是娛樂電影,也不該低估孩童的成熟度。他並以一個八歲小孩看過《海底總動員1》之後寫給他的電子郵件為例:片中馬林和多莉一度被鯨魚吞進嘴裡,之後又從鯨魚的氣孔被噴出來,但這封來信指出了這個不合理之處,因為食道和氣管並沒有相通。

與真實的擬次尾鯛相較,《海底總動員》裡的多莉顯然相當逼真。(圖片來源:flickr.com)
與真實的擬次尾鯛相較,《海底總動員》裡的多莉顯然相當逼真。(圖片來源:flickr.com)

透過這個例子,撒莫斯讓我們看到的是,因為《海底總動員》系列顯得很真實,和早期迪士尼天馬行空的擬人化完全不同,也就會引導孩童去注意影片是否確實反映了真實的情況。其實不只是孩童,相信成人也可能因為影片中的海洋生物刻畫得生動逼真,而好奇地想去查證真實情境中這些生物的狀況究竟如何。

比起「強人所難」地要求娛樂片以正確傳達科學知識為首要原則,或許若從上面這種較為妥協而務實的觀點來看,迪士尼.皮克斯所做出的改變,也是一種在嚴肅的保育議題與大眾文化之間尋求平衡的結果吧!

動物當代思潮」,跨域討論各項動物保護議題,並與國外經驗相互檢證反省,期使台灣「動物保護學」能持續成熟茁壯。

保育海洋,迪士尼有責?(下):失去海洋的黑鯨

[1] 迪士尼於2006年併購皮克斯,兩者先前為有著競合關係的不同「品牌」。而題目中關於「迪士尼有責」的詰問,並非窄義地只關心迪士尼此娛樂工業的理念及運作模式,以其為例分析所得的結果,當也可延伸至其他以動物為主軸,不時將動物擬人化的動畫。

[2] 在1998年出版、中譯本2002年問世的《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中,迪士尼化(Disneyfication)一詞被用來代表一種相當負面的擬人化方式,且可能直接導致「孩童傾向於錯誤詮釋動物及其行為,而這錯誤詮釋有時會帶來悲劇的結果。物化動物助長了寵物工業的發展以及動物被看成可販售的物品」(137-38)。

[3] 小丑魚現在已經可以人工繁殖,但藍刀鯛成功案例還極少,而即使人工繁殖減輕了小丑魚被撈捕的壓力,如《我們的島》所做的「尋找小丑魚」報導所指出,「無論人類如何塑造人工飼養環境,都沒有自然環境來得舒適,況且小丑魚的生態習性相當特別……一般飼養者很難提供如此特殊演化的環境,根據魚類專家分析,目前台灣海域的小丑魚,確實已面臨生存的危機,因為其演化的特性,比一般珊瑚礁魚類的生存條件還要嚴峻,人類一味盲從畜養風潮,只會加速其滅亡,雖然現在許多研究單位與水族業者積極推廣熱帶魚人工繁殖,但復育的程度卻依舊趕不上破壞的速度。」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5%B0%8B%E6%89%BE%E5%B0%8F%E4%B8%91%E9%AD%9A#sthash.le7qhb4U.dpbs

[4] 見〈《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哪裡有問題?〉(http://pansci.asia/archives/101574)

[5] 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20160616-film-review-is-finding-dory-a-worthy-sequel

[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534325a?WT.mc_id=FBK_NatureNews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