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業百年史 塑造飲茶生活文化


撰文=黃齡誼/圖=食力提供

台灣茶業發展近400年,說到台灣茶,多數人可能都會想到凍頂烏龍茶、文山包種茶等部分發酵茶,但你知道紅茶、綠茶也曾為台灣茶外銷主力嗎?快跟著《食力》一起來瞭解台灣茶產業的發展吧!

19世紀初以前:從轉口貿易基地到茶葉產地 由內銷開始轉為外銷

台灣茶產業自17世紀即開始發展,當時荷蘭人將茶葉自福建、廈門輸入到台灣,再轉口至印度、雅加達等地。18世紀初,台灣出現最早的茶葉生產紀錄,採摘野生茶樹來製作,主要用途為內銷。19世紀初,福建人井連侯引進茶樹,栽培面積迅速在台北文山地區擴張;據《台灣通史》記載,當時生產的茶葉已銷往福州,但並無正式貿易紀錄。

19世紀中後期:從粗製茶到精製茶 再由烏龍茶轉型香片包種茶

19世紀中淡水港開放通商之後,才有台灣茶正式的外銷紀錄;但當時台灣茶葉多為粗製茶(又稱毛茶),需運往福建、廈門加工成精製茶後再轉運。直到英國人John Dodd在艋舺開設精製茶廠,延聘福州茶師來台後,台灣才開始自產精製茶;隔年出口的台灣茶「Formosa Oolong Tea」在美國大受歡迎,開啟台茶直銷歐美的市場。

19世紀後期,由於國際上烏龍茶供過於求,台灣烏龍茶成本過高、洋行停止收購,台灣茶商便開始將茶葉運往福州薰香改製成香片包種茶;其後更有福建人吳福老在台北開設「源隆號」茶廠,專營香片包種茶外銷,開啟台灣茶的南洋市場,而包種茶也漸漸取代烏龍茶成為台灣茶葉的外銷主力。19世紀末,時任台灣巡撫的劉銘傳成立公會「茶郊永和興」維持市場秩序、控管茶葉品質、改良技術等,為台灣首次由政府出面介入茶產業。

日治與國民政府來台:茶產業走向科學化 台灣紅茶、綠茶前後興起

日本統治台灣時,陸續成立的相關試驗場,是台灣茶葉製造與茶樹栽培科學研究的開端。台灣茶業開始科學化,除了製茶、品種及栽培技術等改良外,也引進製茶機械、設立出口茶檢驗制度、茶葉傳習所,將台灣茶的品質進一步提升;同時也開始大力發展台灣紅茶。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時期,烏龍茶消費量一落千丈,之後台灣紅茶幾乎完全取代台灣烏龍茶在英、美的市場。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也延續日本政策積極推廣茶葉;後上海茶商隨國民政府來台,帶動珠茶、眉茶發展,成為台灣茶外銷新主力。20世紀中日本經濟起飛後又大量進口台灣煎茶以彌補其國內不足的產量,使台灣綠茶(珠茶、眉茶、煎茶皆屬綠茶)出口量超越紅茶。

七零年代後:國內飲茶風氣興起 進口量超越出口量

而1970年代台灣工資上漲後,台灣茶外銷競爭力降低,出口量逐年下降,但因日本開始流行飲用部分發酵茶,包種茶及烏龍茶的銷日數量又逐漸增加,成為台灣茶外銷新寵兒。1980年代,罐裝茶飲、泡沫紅茶店興起,帶動國內飲茶風氣,茶葉進口量快速成長;時至今日,台灣每年進口約3萬公噸茶葉,約為國產量的兩倍。

另一方面,近年台灣茶產業也出現一些品質、安全危機,除了已討論多年的混茶問題(也就是將較低價的進口茶與台灣茶混合,再以台灣茶名義高價販售)之外,2010年連鎖飲料店原料驗出香豆素殘留量超標、2015年多家連鎖飲料店茶葉原料驗出農藥超標等事件,都使民眾開始關注茶葉的安全問題,也是台灣茶產業目前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  台灣茶業百年史 塑造飲茶生活文化
■  手搖茶飲有多夯?台灣茶又銷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