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仔仙變「鬥片」 原來全因七龍珠?

諸葛四郎系列小仙
諸葛四郎系列小仙

跨越好幾代的共同兒時回憶「尪仔仙」,最初是一家位在台南媽祖樓天后宮對面的「東台塑膠工廠」製造,古早的尪仔仙作工、手工彩繪精細,是當時小朋友的夢幻逸品,跟現在我們所見的尪仔仙在造型上有很大的變化,玩法也不盡相同。為什麼會有「尪仔仙」呢?又是怎麼玩的呢?Yahoo奇摩新聞特別訪問童玩收藏家黃進群,一起來看個詳細!

黃進群表示,40年代,台灣街上有捏麵人、畫糖,隨處看到的就是關公、媽祖,柱子上盡是刻著哪吒大鬧水晶宮、孫悟空大鬧天庭的精采故事。加上台南當地有許多寺廟彩繪大師,創作交趾陶、剪粘、壁畫。構築在這樣的文化底蘊之上,加上當時新興材料塑膠,台灣獨有的童玩──尪仔仙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民國40年代末期,尪仔仙上的圖樣除了神明之外,也開始多了一些偶像流行元素。例如,取材漫畫家陳定國《呂四娘》、葉宏甲《諸葛四郎》的角色,此外,也看得到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知名影歌星樂蒂、白光的影子。

呂四娘
呂四娘

50年代的尪仔仙則吸取戲院播映的國外元素,西部電影《荒野大客》、東洋電影《宮本武藏》的角色,就成為尪仔仙雕模師手下圖案的設計原型。

以宮本武藏發想的尪仔仙
以宮本武藏發想的尪仔仙

民國60年時,正是黃俊雄《雲洲大儒俠》風起雲湧的時刻,家家戶戶都會守在電視機前觀賞,布袋戲人物史艷文很快地成為小朋友間的代表尪仔仙。橫跨4、5、6年代,童玩尪仔仙成為台灣漫畫、電視、電影等流行文化相互融合的瑰麗縮影。

西部題材電影的尪仔仙
西部題材電影的尪仔仙

來到70年代,台灣貧富差距逐漸拉大,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玩到超合金機器人、洋娃娃,沒錢人玩尪仔仙、紙娃娃,也玩得不亦樂乎。此時開始有所謂的「鬥片」、「拼拼」、「扁扁」,圖案主要以電視卡通為主,像是《無敵鐵金剛》、《科學小飛俠》、《小甜甜》,是尪仔仙的延伸。鬥片的外觀呈扁平圓狀,沒有彩繪,環也消失了,期間的變化是什麼?黃進群推測,可能是受《七龍珠》中「龍盤」的啟發。


受到七龍珠影響,尪仔仙開始出現圓形(圖片來源:黃進群)
受到七龍珠影響,尪仔仙開始出現圓形(圖片來源:黃進群)
拼拼、鬥片
拼拼、鬥片

來到現代,尪仔仙成了我們現在所見的鐵式鬥片,玩法也不一樣了。以前小朋友不容易取得大型彩繪尪仔仙,想盡辦法要把同伴的贏過來,因此創意發想了遊戲與競技的方式。黃進群回憶小時候,大隻彩繪比的是撲克牌,小隻的或彈或丟,慢慢地演變成疊在對方的尪仔仙上面,大力敲讓尪仔仙彈起來的玩法。

一年過了一年,尪仔仙始終沒有消失在柑仔店的玩具之列,未來尪仔仙又會變成什麼模樣呢?讓人有些期待又怕受傷害,你還記得自己曾經玩過的尪仔仙嗎?來跟網友分享看看吧!

 

圖片來源/黃進群提供

台灣童玩尪仔仙 Taiwant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