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吳國楨做豆腐

中國時報【高靜芬】 我熱愛手作,除了喜歡以雙手製作食物與用品,也樂於觀摩別人手作。手作之物,能顯現作者的手藝、創意、心思、才情、選材與美感,每件皆獨一無二,比機器製品有溫度多了。 所以,當得知手藝高強的吳國楨師傅從苗栗縣公館鄉的百年古圳--穿龍圳畔被「三顧茅廬」到台北一展身手,以古法的鹽滷製作手工豆腐時,嗜豆腐卻沒見過製程的我,自然不會錯過,說什麼也得去瞧瞧。 吳師傅一天做兩次豆腐,一次在破曉時刻,一次在午後時分。我選擇午後前往。深冬午后,街頭冷颼颼,豎起衣領打著哆嗦抵達,推門進入洋溢豆香的屋內,看著吳師傅在煮漿機旁緩緩攪著熱氣蒸騰的豆漿,倍覺暖和。就我亦步亦趨觀察,吳師傅瀝乾了浸泡十二小時的黃豆之後,是這麼繼續做豆腐的: 磨豆:將黃豆與水以較濃的比例倒入磨豆機,磨出豆渣與豆漿→煮漿:把豆漿倒入煮漿機,為了取得更多香氣,先開大火快速煮沸,熄火燜三分鐘,再開小火煮四分鐘,此時漿面不斷冒出泡沫,須慢慢攪動,煮畢,熄火燜四分鐘→撈除泡沫→降溫:將豆漿倒至容器,降溫至攝氏七十三度左右→點漿:將鹽滷分三次倒入,邊倒邊輕輕攪拌,靜置十五分鐘,讓豆漿凝結成豆腐腦。 這其中,以點漿最為關鍵,鹽滷分量、攪拌次數與力道均應得宜,不能過與不及,過則苦鹹老硬起皺,不及則潰爛如泥。因此,吳師傅點漿時,眼睛一秒都不離開眼前的豆漿,那神情之專注、表情之溫柔、動作之輕緩,就像呵護襁褓中的嬰兒,只差沒哼起搖籃曲兒了。 凝結完成,吳師傅取出特地請人以杉木訂製的方形板模,板模分上下兩層,下層底面有棋盤式格紋,上層是空心,用來套住下層。吳師傅在板模內鋪實了棉布,倒入豆腐腦,用木柄抹平,拉起棉布四角覆蓋後,拿掉上層板模,壓上木板,再放上兩塊各重十二公斤的石磚,壓十五分鐘,使其出水。 十五分鐘到了,吳師傅見仍有出水,又壓了五分鐘。五分鐘後,吳師傅搬開石磚,移走木板,輕掀棉布,再覆上木板,然後雙手緊抓板模與木板,一個翻轉倒置後,拿掉板模,輕輕撕除棉布,登登登,表面有著樸實格紋、立體有型的豆腐便出現眼前了--此即市面稱的板豆腐、木棉豆腐,吳師傅則稱棉豆腐。 做完豆腐,吳師傅輕鬆許多,能坐下閒聊了。問吳師傅可曾「偷師」?「只看人做豆腐看了二個小時,但對方給的比例完全不對。後來閉門練功,光是研究豆水比、降溫、鹽滷分量就花了九個月。」如今,吳師傅已打通任督二脈,但他毫不藏私,任何人來取經,一律大方傳授:「唯有透過交流,這門手藝才能深入各個角落,豆腐文化才能發揚光大。」 不消說,吳師傅的棉豆腐自是在水準之上,然我更鍾愛數日後再訪時品嘗的絲豆腐。那是吳師傅以更濃的豆漿一碗碗點漿後再蒸,成品純白如雪、香濃馥郁、絲滑嫩彈,將之放在攝氏零下二十五度製成凍豆腐,解凍後,色澤竟呈漂亮的雞油黃,放進掌中捏壓,不僅不碎裂還能彈回原狀,水分捏盡則輕盈如雲朵,組織既虛又實,質地細韌耐嚼,如此尤物,從未見過。 觀罷全程,非常滿足。歸途,心想平日既常自製豆漿,如今有幸窺得堂奧,何不進一步「點漿成腐」,為手作添些新挑戰?這麼一想,頓覺人生又有趣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