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名.餚-話說北京烤鴨

工商時報【姚舜】 有600年歷史、華夏餐飲業最悠久的品牌「北京便宜坊烤鴨集團」總廚師長白永明,率5人廚藝團隊客座台北遠東飯店,並自即日起至23日在〈香宮〉粵菜廳推出烤鴨宴以饗食客。 有別於〈全聚德〉的「掛爐烤鴨」,〈便宜坊〉的烤鴨系屬「燜爐烤鴨」。上回,〈全聚德〉訪台,帶了一台德國設計的專利烤爐。這回,為了白永明一行人首次出訪台灣,香格里拉台北遠東飯店特別斥資30萬元在廚房內訂造了一個標準的「燜爐」,好讓來自北京的烤鴨師傅們得以呈現正宗燜爐烤鴨的原汁原味。活動結束後,遠東飯店必須將此燜爐全部打掉,以遵照合約精神。 清代才子袁枚曾以「天下美味之首」形容〈便宜坊〉烤鴨。白話文大師胡適更曾以燜爐烤鴨形容愛情與婚姻。而老北京人常說「先便宜坊,後全聚德」,當代名人盧光照也曾寫「燜爐烤鴨不同掛爐烤鴨」名言。 燜爐烤鴨和掛爐烤鴨有何不同?〈便宜坊〉又為什麼叫「便宜」?既然白永明人都來了,就聽他說分明吧。 〈便宜坊烤鴨〉來了!繼上回引進〈全聚德烤鴨〉之後,這回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飯店聲稱,要讓烤鴨老饕試試「燜爐烤鴨」與「掛爐烤鴨」有何不同。 貴為中國首要都城,北京的名餚佳宴多不勝數,根據大陸商業部飲食管理局曾作過的統計,出自北京的名菜超過220多道。不過,論名冠眾餚之首的當推〈北京烤鴨〉。「京師美饌,莫妙於鴨,而炙者尤佳」,就充分體現了〈北京烤鴨〉在饕客心目中的地位。 炙鴨,就是古時候人稱的烤鴨。根據考據,宋朝到元朝的古籍中,都曾有炙鴨的記載。不過,烤鴨真正成了宮庭裡的美味,則大約始自明朝,算一算,這歷史大概也超過300多年了。 明朝時期人吃的烤鴨鴨胚,是南京的湖鴨。這種鴨子的羽毛是黑色的,體型也瘦小。15世紀,明成祖將首都由南京遷到了北京,為了讓大票朝廷大官飲宴,得從江南運送大量的米糧沿著運河送至北京。船載著米糧,因數量龐大,不少都會從船上掉到了北京運河。這下可好,長在運河附近的鴨子天天都可以這些掉到河裡的米糧為食,毛色、體型與肉質都起了變化。 當時北京的養鴨人家,還從南北朝的歷史記載中,研究出了一種「填嗉法」來餵鴨,於是以人工填鴨法成功培育出了北京填鴨這種品種,用這種鴨子作鴨胚烤鴨,就叫「北京烤鴨」啦。 清朝時,北京烤鴨名店已有幾十家,除了〈全聚德〉、〈金華館〉、〈六合坊〉,以及〈便宜坊〉都是烤鴨名店。 據史書記載,乾隆皇帝非常喜歡吃烤鴨,還特別命令御膳房設立了「巴哈房」,巴哈即為漢語「便宜」的滿文譯音。到了慈禧時期,她也常常差人把便宜坊烤鴨送到宮裏,《都門瑣記》即載有「席之必以全鴨為主菜,著名者為便宜坊」。〈便宜坊〉的傳世匾額由明朝良將楊繼盛俯案寫就「便宜坊」3個大字,意味著「方便宜人,物超所值。」。1958年〈便宜坊〉從私營企業轉為國營後不久,中共總理周恩來前去用餐,下了「便利人民,宜室宜家」的新解,從此也成了該店的經營理念。 北京烤鴨分「燜爐」與「掛爐」兩種烤法,因為風味各有巧妙,所以北京烤鴨也就有了兩大流派,並以〈便宜坊〉與〈全聚德〉各領風騷。 〈燜爐烤鴨〉做法最早是從南方傳入北京的,特點是「鴨子不見明火」。所謂「燜爐」,是一種地爐,爐身用磚砌成。燜烤鴨子之前,需用高粱桿等燃料放爐內,點燃後將爐膛燒至適當的溫度,將其滅掉,然後將鴨胚放在爐中鐵罩後關上爐門,利用爐內炭火和燒熱的爐壁燜烤而成。 至於〈掛爐烤鴨〉的製作方法是廚師手持長杆,不停的翻動著烤鴨架上的鴨胚,烤爐內燃燒著果木樹柴,炭火的熱力射到爐頂、爐壁,然後反射到鴨身,將鴨子烤熟。 〈掛爐烤鴨〉比〈燜爐烤鴨〉在技術易於掌握,所以北京當今很多餐館賣的都是掛爐烤鴨。不過,由於燻烤果木不利環保,所以愈來愈多店家改用電腦烤爐來烤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