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之味專題5:台灣豆漿店 混搭越南家鄉味

越洋之味專題5:台灣豆漿店 混搭越南家鄉味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位於木柵的新四海豆漿大王,由越南來的新住民黎金鸞與丈夫林朝陽共同經營,還賣起越南飯糰、越南法國麵包,別具特色。 黎金鸞1967年出生,家鄉在越南永隆小鎮。小時候她印象中,時常看到美軍與北越戰爭的景況。黎金鸞清楚地說出戰爭結束的日子:1975年4 月30日,這一天越戰結束,美軍離開越南。 黎金鸞的家人以前做生意,她16歲開始學習縫紉衣服,22歲在永隆開店,一工作直到她離開越南。黎金鸞家鄉有人嫁來台灣,經由同鄉介紹,台灣來的林朝陽到永隆拜訪,之後35歲的黎金鸞嫁給相差十幾歲的林朝陽,遷徙來台。 想念家鄉時,黎金鸞會買越南四方報,看看越南的近況、越南新移民女性的故事,以及越南移工來台灣工作的心情。 來台灣一年後,黎金鸞生下女兒,今年已經10歲,就讀國小三年級。黎金鸞從小就教女兒說越南話,小女孩已經會聽、說,但不常講,有時候會打電話用越南話問候在越南的外公外婆:「你好嗎?」跟著黎金鸞回越南時,比較會開口跟鄰居小孩說越南話。 黎金鸞有5個兄弟姊妹,都留在越南,她今年會帶著小孩回越南過年,一起團聚。 「我一直想賣越南小吃。」黎金鸞在家鄉負責煮飯給全家吃,開越南小吃店是她的夢想,但她擔心太過於忙碌,小孩沒有人照顧,所以與丈夫經營豆漿店,至今已有6年。後來小孩逐漸長大,黎金鸞半年前開始在豆漿店兼賣越南飯糰跟法國麵包。 體會飲食習慣 丈夫林朝陽稱讚老婆的手藝說:「老婆很講究料理,口味不輸餐廳。」黎金鸞覺得菜色沒有魚露,就如沒有調味一樣,林朝陽漸漸了解,他說,就好像吃白斬雞,沒有醬料,吃不出味道。 林朝陽隨著時間慢慢去適應老婆越南家鄉的口味,也逐漸懂得越南人在異地生活想吃家鄉菜的心情。林朝陽說,跨國婚姻就如雞跟鴨關在同一個籠子生活,相處需要緣分、福氣。 林朝陽、黎金鸞有時假日會帶小孩到越南餐廳吃飯,他常聽黎金鸞跟越南客人說話,也慢慢學會一點越南話。 黎金鸞自製的越南飯糰融合台灣與越南的精選餡料,越南飯糰有廣東臘腸、越南火腿、雞蛋、蝦皮、越南肉鬆、紅蔥酥,蘿蔔乾、花生粉,裡頭的越南肉鬆比起台灣肉鬆更為酥香。越南法國麵包有豬絞肉、越南火腿、小黃瓜、酸菜等,也可加辣椒,不只越南人來買,台灣人也愛。 新四海豆漿大王地址:台北市木柵路二段84號,電話:02-2936-9455。營業時間:早上5點到中午。 黎金鸞正製作的越南法國麵包,許多台灣饕客前來購買。(圖文/李宜霖) 越南飯糰融合台灣與越南食材,別具風味。(圖文/李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