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天使在原鄉系列4:預防勝治療 巴德雄籲檢討醫療政策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講到原鄉面臨的健康與醫療資源問題,巴德雄沉默了一陣子,才說:「這不是讓人愉快的問題,但是國家該檢討面對的問題。」巴德雄提問道:原鄉有好山水,政府的確也投入醫療資源,但為何原住民族平均壽命比非原住民族短?資源投對了嗎?執行方式正確嗎? 語言溝通成難題 魯凱族的巴德雄為山地離島醫護人員養成計劃的公費生,民國69年自高雄醫學院畢業,目前服務於台東達仁鄉衛生所。他說,當時偏鄉實在太缺人,還沒畢業就已經開始要為分發準備,一畢業就被衛生署派到原鄉服務。當年許多剛畢業的人,都是在衛生所中一邊看病、一邊準備考醫師執照,「要在有正式醫師陪同下看診」。 巴德雄說,早期就是在這樣艱困的狀況下慢慢訓練,特別要注意和病人間的互動。「病人說的癥狀就是醫師的教科書。」醫生在看診的同時,也是向病人學習,有不懂的地方趕快查書本資料。 語言也是巴德雄在服務時注意到的重點。服務於原鄉的醫師,只會中文和台語或客語並不足夠,因社會環境變動,青壯人口往都會區集中,留在原鄉的都是老年人口。長駐台東地區服務的巴德雄,待過阿美族、排灣族、達悟族、魯凱族等不同族別的地區服務,「能直接跟老人家溝通非常重要,病人才會信賴醫生」。 所以,巴德雄每到一個新的環境,就試著努力學習不同的族語;即使無法說得非常流利,也要能夠聽得懂,再請衛生所中同樣族別的護理人員幫忙翻譯。巴德雄在蘭嶼的狀況就是如此。 原鄉民眾在健康與醫療方面的難題,不只是長輩看病要帶翻譯這樣的不便,還有太多交錯難解的環節。即使到了現在民國100年,偏鄉各方面人力與資源仍然不足。 醫護人員嚴重不足 在衛生所中,工作人員有醫師、護理人員、藥劑師等;他們都沒有生病的權利。以台東為例,包括蘭嶼、綠島,所有的醫療資源全部集中在台東市區,各地衛生所的健康照護和醫療服務是在地極為重要的救護中心。 「有次藥劑師生病請長假,只能由護理人員輪值。」巴德雄說,包括他自己都曾因病倒下、必須請長假離開工作岡位,但很難找到專職人員代理。巴德雄強調,無論是醫師、護士、藥劑師暫時請假,相對也應由同樣具備專業的醫師、護士、藥劑師代理工作,當然不能由護士代替藥劑師。「可是找不到人,沒有人願意代短期。」巴德雄說。 即使找得到人呢?代替職務3個月或半年,「服務品質肯定會受影響,外地來的人員除非了解當地狀況,否則很難具備同理心,醫病關係也就缺乏信任」。 巴德雄也指出另一個問題。台東是全國原住民人口最多的地方,但若以排灣族為例,有的族人住在山地原住民鄉、有的住在平地原住民鄉。巴德雄認為,政府投注在山地原住民鄉的關注高於平地原住民鄉,但山地原住民鄉族人進入市區就醫者仍不在少數,健康結果也差不多;顯示偏鄉醫療政策仍有許多方向錯誤。 「政策不是經費有編就好,還是要從結果看政策方向究竟對不對?經費用到哪裡去?」巴德雄說,有時面對病人,會問病人就醫與服藥的狀況。結果會發現,有些病人家中屯放許多藥物,但並未遵照醫囑服用,對於健康知識也不甚了解。 巴德雄認為,醫護人員該做的不只是後端的醫療,更要關照前端人民的健康生活;政府的工作就是協助醫護人員有能力做好「健康管理人」。「就像經紀人一樣,重點是在『還沒生病之前』,就讓民眾了解如何擁有健康的生活品質。」 巴德雄建議,要縮短偏鄉和都會區民眾的壽命差距。「衛生署政策不能朝向醫療傾斜,應從健康促進概念著手,增加人力。」他也說,原鄉醫護資源不足仍是事實,但加強各項「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原鄉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