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島漁村文化館 看見老時光

宜蘭博物館月活動,於昨(八)日推出龜山島漁村文化館文物展示的龜山島舢舨、漁船製作技術記錄與體驗工作坊。現任頭城鎮民代表簡英俊、頭城鎮龜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蔣金明、龜山里長黃聰福與社區居民齊聚,共同集結社區力量推動不遺餘力。簡英俊說,推動民間文化館,龜山島漁村館舍主要是針對早期漁民生活靠著漁船演變,從帆船、機器船到塑膠船,希望讓年輕世代了解保存與傳承,老一輩人的艱苦打拚。這個活動意涵著歷史文化與傳承龜山島漁村早期生活記憶,有著特殊的意義,得以保存與重現。 民國六十三年龜山島居民配合當時軍事需要集體遷村到現址的大溪漁港附近。社區居民延續龜山島祖先留下二○○多年龜山島特殊歷史文化的根,籌設龜山島漁村文化館收集早期漁村漁具與文史資料展示。龜山島漁村文化館它兼具提供龜山島漁業相關學術研究與漁村文化的保存及傳承。 龜山島社區居民從一八○○年在島上以捕漁維生,遷村後現在也有百分之九十七比率從事捕漁工作,在全台難得是典型傳統漁村,這幾年來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輕人都陸續回來從事捕魚,同時將建造完成的漁船演變,帆船、機器船、塑膠船存放於漁村文化館展示。 現年七十歲的協會理事長蔣金明已不再從事捕魚,蔣金明表示:木造帆船及機器船,成本低不耐用,現在捕魚大都是塑膠船,但不環保也不鼓勵,最先進還是採用日本進口的鋁合金,還是少數,因為成本高,漁民們建議政府能夠補助購置鋁合金漁船。提及造船的技術,三年才能出師,當地捕魚百分之九十以上使用塑膠船,蔣金明語重心長地說,省去保養,但不環保,恐怕污染水質或漁貨,值得正視。 守護蘭陽平原的龜山島是宜蘭縣民共同信仰的圖騰,漁村文化館內,龜山島社區的故事,記載著政府於民國六十三年將龜山島的居民集體遷村到現址,集資購買二千多坪土地興建一○六戶的「仁澤新村」,六十七年行政區域重編,把龜山里合併大溪里,從此消失,直至九十年龜山里重新正名。 漁村文化館的「七十二角風箏」、「寸子、寸子高」都可供遊客體驗,值得一提的是,風箏上裝置的「響弓」,放上天空還能發出響亮悅耳的聲音。寸子如同球棒,早期龜山島小孩用木頭削成寸子、寸子高以作為龜山島的童玩。展出的文物,早期漁具、海上物品等。從最早的羅盤、電波定位,演變到現在的衛星定位,漁民們如數家珍,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