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一代宗師聖嚴圓寂 首位博士法師、支持婚姻平權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被譽為近400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被譽為近400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圖/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在我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禮請一至三位長老大德法師,分別主持封棺、告別、荼毘、植葬等儀式。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鋪張,靈堂只掛一幅書家寫的輓額『寂滅為樂』以作鼓勵....。」

2009年2月3日,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圓寂,享壽80歲。這名台灣唯一同時承接佛教臨濟、曹洞兩宗法脈的禪學家,宗教學者譽為「當代最具權威禪修者」的宗師辭世,讓信眾無比悲慟、感傷。但一生致力把深邃佛法轉譯、拓展為日常實踐「生活禪」的大師,不僅每每在台灣重大災難時發揮安定人心的作用、也是以宗教教化人心最正向的力量,迄今仍影響台灣社會。

事實上,聖嚴生前長年飽受腎癌之苦,醫師曾建議可進行腎臟移植,但他認為自己來日無多,換腎等於是浪費,應把寶貴的腎臟用在年輕人身上,選擇較為痛苦的洗腎。臨終前也未使用特殊維生儀器,「以平常心面對自己的疾病」。連身後事安排與遺囑,都化為一次最後的「傳道」。

為來台還俗從軍 創立法鼓山列佛教四大山頭

聖嚴法師俗名張保康(私塾學名張志德),1930年生於中國江蘇南通。一生傳奇,自幼體弱多病,6歲才會走路,14歲在狼山廣教禪寺出家;1949年因戰亂還俗,加入中華民國陸軍,隨軍抵達台灣,服役10年後,於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

聖嚴法師在其自傳《學思歷程》一書中曾提及,1949年選擇加入軍旅從戎,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和國家的局面,除了有錢自備機票和船票離開大陸,只有進入軍隊是通往台灣最容易的路。我既無信徒,也沒有積蓄,更不能得到師長的同意和資助,所以考慮再三,只有選擇從軍的路。」但招兵站的軍官知道他和尚的身份,不便上戰場衝鋒陷陣,所以他在軍中擔任後勤通信兵,也在軍隊裡聲明「原來我是和尚,將來還要作和尚!」所以依然在假日時,保有自我信修的空間。

雖然正規學歷僅小學四年級,卻以佛教相關著作進入日本立正大學就讀,最終修完博士學分,成為首位取得博士學位的華人法師,隨後赴美弘法。被《天下》雜誌遴選為「400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士」之一,被認為是近代佛教大思想家印順之後的第二人。

1978年東初老人圓寂後,聖嚴法師自美返台承繼法務。1989年創建法鼓山,在國內有11處院寺,國外如美國、加拿大、泰國、香港等30餘地設有據點,信眾人數估計超過百萬人,與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並列國內四大佛教山頭。

支持婚姻平權 連「無神論」都包容


聖嚴法師10幾年前即有婚姻平權的見解。圖/法鼓山傳燈院粉絲頁

聖嚴法師無論佛法哲理或社會現象的闢見,都展現寬濶的佛家視野與悲憫的胸懷。早在2000年於《民生報》發表的〈從四安看同性戀〉一文,即提及:

「同性戀的現象漸漸成為公開的社會事實,部分人士擔心此一趨勢是否因此愈演愈烈?在此,我並不想評論同性戀是否正常;但是若從社會結構考量,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結構,才是人類社會安定力的根源。

我們倒可以從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等四個層面來衡量,如果同性戀者確實可以做到這『四安』....... 我看到許多同性戀者,他們都很優秀,很善良,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的表現,可以說是高品質的人。他們相愛,同居,甚至結婚,改變了兩性結合的家庭結構,他們的身心家業是否能安定?如果可以,那就沒有什麼不可以接受的了。」

2016年12月3日,正值婚姻平權法案引起台灣社會激辯、甚至有少數人士以宗教之名發出極端言論,法鼓山傳燈院重新分享了聖嚴法師這篇舊文,成為網路熱門分享文章。

此外,即便一生醉心佛法、以發揚漢傳佛教為使命的他,提及其他宗教、甚至「無神論者」,皆能以其「佛法」包容。自陳「無神論者」的作家劉大任,即曾在一篇追悼聖嚴法師風範的文章中提及,兩人曾獲邀在一次電視節目中對談,法師不僅沒有攻擊無神論,也沒有進一步為佛法辯解,而是對他說:「您的理論非常精闢,但我恐怕,世間苦難的人,很不容易接受呢!」 錄影完畢,甚至拉著他的手說:「你知道,最上乘的佛法,也是『無神論』呢!」不放棄任何機會「召喚」每一個人,都能進入「佛法」關照的精神中。

致力生活禪 讓現代人應用佛法智慧

聖嚴法師弘法最獨道之處,便是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提供現代人具體可行的人生觀念與方法。他曾表示,「為了使得傳統的中印佛教諸宗,如何落實到現代人的一般生活之中,如何使得多數的現代人看懂,而且能應用佛法的智慧,是我畢生的使命和責任。」

聖嚴留下許多言淺意深的法語,令佛法變得簡單又療癒人心,在他過世8週年的今天,重新細讀,感受法師一生啟發眾生的智慧: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用奉獻代替爭取,以惜福代替享福。」
「要把眾生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的活路可走。」
「一夜致富是暴富,一夕成名乃虛名,暴富暴發富難守,虛名不實名累人。」
「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欲望的『想要』。」
「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菩薩,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

參考資料:
法鼓山/認識聖嚴法師 維基百科

(轉載自民報)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