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今昔>米街 /記者吳昭明

父子進士施瓊芳、施士洁,家在府城米街。
米街位在台南舊城,今中西區,南起媽祖宮口,北向到今民族路後向東轉,繞道今石舂臼,從廣安宮前折向西邊,直走約五十公尺再朝北,在今成功路接「水仔尾」,全長僅約兩百公尺。米街在媽祖宮前,南接抽籤巷。這一段可能是台灣最早縱貫線的起點。
台灣光復後米街是中區民族路六巷,民國五○年代改名新美街,七○年代,南邊抽籤巷即三義街,再往南接帆寮即正義街,全都名為新美街。
早年的街道名稱不外依產業、設施、功能,及地理方位等等來命名,米街,望文生義,顯然和米有關,清代,街上有多家輾米廠,一直到民國五○年代,還剩一家。米廠輾米後的稻殼,從西門路二段四○二巷,越過今西門路,斜下粗糠崎,今慈聖街東北端,倒在古台江邊。崎,意謂那裡是個陡坡。有粗糠,有崎,故名粗糠崎。粗糠崎也是古台江的潮汐台,粗糠崎西下就是台江。
民國五、六○年代以前,米街仍多古宅,尤其東側至少還殘存五座「大茨」。施進士舊宅,五○年代中進猶存,大茨裡頭,左、右廂房,和廳堂後方,住了近十戶人家。七○年代和建商「合建」,改建為多座透天茨。舊宅的東邊是蓬壺書院,蓬壺書院老照片,應是施士洁在台灣時的景象。
蓬壺書院位在赤嵌樓北側,書院的對面就是施進士宅。蓬壺書院的前身是引心書院,嘉慶十五年(一八一○)黃拔萃建於檨也林街白蓮教齋堂內,初稱引心文社,十七年改為臺灣縣書院,後遷至呂祖廟。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知縣沈受謙遷建於今址,改稱蓬壺書院。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的胞兄,譚嗣襄在臺南辦鹽務時,病逝於此。日據初期,蓬壺書院曾充做衛戍醫院。
光復後的米街,取代輾米廠的是十多家金銀紙、庫錢、春聯、福符、香燭作坊。福符、年畫、春聯大多在街上的作坊自行印製,裁切,像聯發紙行,閩式老宅店面,有多位婦人印製年畫,是當年米街一景。還有兩、三家較大型的節慶紙製品代工廠。年畫的原版絕少傳世,民國六○年代末筆者曾陪著名畫家席德進到米街、大銃街逐家查訪,竟已劈為材火,非常可惜。
五○年代初,因應時代潮流,從節慶、民俗、宗教相關的紙製品,延伸到新產品,像經營文具的店家因為產品和紙有關,也結市在米街。像衛生紙,台南市大半的衛生紙曾經由米街批發出去。這些店家中最著名的是王源順,原本經營福符、通書生意,六○、七○年代逐漸擴大業項目,因代理千輝打火機而成功轉型,發展成為百貨通路商。
四、五○年代,街上還有亞鉛桶、蒸籠、菜粽作坊,以及幾家織布廠、成衣加工廠,中藥材盤商等等,商業機能非常繁複。成天飲食攤販來來去去,叫賣聲不斷,更襯托當年榮景。
舊城區的老街,鄰近小公園、赤嵌康樂台、民族路、石舂臼,乃至「賊也市」,是販賣土產的行商、江湖郎中,以及飲食攤等等的集中區,非常熱鬧,不少行商得在府城過夜。米街得地利之便,因應市場需求,從原本的三、四家客棧、旅社,五○年代增加到近十家,而且不少兼營「 QK」,甚至以「 QK」為主,幾家色情業者壞了進士街的聲名。
七十二年,當時的市長蘇南成趕走民族路的攤販之後,加上之後許多不當的都市計畫,尤其過多的土地重劃,幾「廢墟化」舊城區,米街的人潮跟著急速萎縮,原本房門大開的店家、住家,泰半關門。遲至近兩三年,拜週休二日,以及網路行銷之賜,舊街區一些巷弄裡不少餐飲店帶來大量人潮,也帶動許多街區的繁榮。
米街,可能是緣起荷據時期最早的縱貫線,清代的米街,清末的進士街,光復後的銀紙街,曾經商業興隆,上個世紀六○、七○年代竟發展出「花街」,之後快速沒落。晚近,適逢老街再起的新勢頭,逐漸有藝廊進駐,有業者購買老舊的旅館,裝修後重新出發,還有藝文工者進駐,再生老街,米街又是一番新格局,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