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市面上避震器產品豐富多元,當然原廠即為每部車配置適當的避震系統,而避震器本身主要提供緩衝及吸震效果,負責車體支撐則是靠避震器上方的圈狀彈簧,但針對不同使用需求,因而發展出不同種類的避震器,以下就針對避震器的種類來做簡單介紹。

photo 1: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photo 1: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結構種類

避震器構造主要分為兩種,單筒式較為簡單,主要是由兩個活塞、筒身及軸心所組成,筒身上方第一個活塞與軸心相連,且緊貼筒身內側進行上下的往復動作,第二個活塞則是獨立於筒身下端,且內部充滿高壓氮氣。而複筒式結構較為複雜,計有外筒身、內筒身、活塞、軸心以及連接內外筒身油路的閥門等,基本上外筒身僅容納阻尼油與低壓氣體,活塞則是在充滿油的內筒身上下移動,當內筒身中受壓時,阻尼油會通過內外管路連接的閥門流至外筒身,使得外筒身阻尼油壓縮低壓空氣,達到減震效果。

photo 2: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photo 2: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photo 3: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photo 3: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photo 4: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photo 4: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單桶式

單筒式避震器因為部主要單一內筒,故以此為名,內部本體下端的氣室灌入高壓氮氣,使得活塞得以分離油與氣體。此避震器的特點在於反應較快,因為活塞閥體夠大可提供更多孔道使阻泥油通過,因此有更大的阻尼調整空間,且由於阻尼油與氣體完全分離,較不容易因為油氣混和,導致阻尼油熱衰竭的狀況。

此外,單筒式的缺點就在於作動的行程不大,通常僅有筒身一半的空間,因為阻尼係數取決於阻尼油及氣體兩大部分,故乘坐感受比起一般原廠型式來得有韌性。不過單筒式結構因為活塞、阻尼油的接觸面積大,摩擦係數相對較高,故零件的精準度、耐用度甚至材質等皆需以高標準看待,否則很容易因阻尼油的溫度變化,使得活塞與筒身密合度不均,喪失應有的制震效果。

photo 5: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photo 5: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複桶式

複筒式結構常見於各品牌原廠搭載,構造雖較為複雜,但優點在於活塞作動行程長,且活塞面積小、內部氣體壓力低,作動較為柔順,故適用於舒適型的用車需求。

內部活塞作動時,主要依靠阻尼油來達到緩衝、減震的效果,外筒身的低壓氣體主要是輔助氣體的流動速率,因為內筒身有連接外筒身的通道,故嚴格來講油氣並未完全分離,當活塞作動頻繁甚至因環境因素而使得阻尼油溫度較高,較容易產生油氣混和的情況,內部阻尼油因此會有熱衰竭的疑慮,原本的制震效果將因此打折扣。不過複筒式結構因為內部零件所需的強度不高,且製造過程組裝簡易,為適合大量生產的類型,各原廠所搭載的避震器幾乎皆為此種設計,節省成本是一大考量。

photo 6: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photo 6: 影響行路感的關鍵 淺談常見避震器種類

結論

單筒與複筒為較常見的避震器構造,但並非孰優孰劣,其最大的關鍵在於使用需求上,一般改裝避震器甚至賽車用避震器,幾乎清一色為單筒式結構,因為最主要的就是訴求反應快、直接。而複筒式向來就是作動行程長,以舒適為取向,適合原廠使用甚至套裝避震器的升級,皆不影響原本的使用需求,故避震器的選擇,仍以駕駛者的用車需求為第一考量。

此文轉載於Channel-Auto汽車頻道網站
http://www.channel-au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