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斯卡羅》前,你可以知道的9件事

【文/BeautiMode ※原文刊載於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一部片子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若能帶動觀眾先感到興趣,使得議題有機會被討論,讓被遺忘的歷史拼圖一片片補上,才是影視製作的價值。」談起拍攝《斯卡羅》(Seqalu:Formosa 1867)的心路歷程,曾執導過《一把青》、《孽子》的導演曹瑞原這麼說。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改編自小說《傀儡花》的公視戲劇《斯卡羅》,以歷史事件「羅妹號事件」(Rover Incident)為原型,描述客家、排灣族混血少女「蝶妹」與法裔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相識,並在這段過程中追尋身分認同的故事,故事發生於150年前的南台灣,但或許是因為多數觀眾甚少在影視作品中見過19世紀台灣的面貌,因此不論是故事場景、人物、語言,乃至文化景觀,對現代的台灣人而言,都顯得相當陌生,甚至有在觀看異國故事的感覺,因此難以體會羅妹號事件對台灣的歷史意義。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以下BeautiMode綜合整理了與《斯卡羅》有關的9件大小事,讓你在欣賞這部作品時,更能體會《斯卡羅》的歷史重量,以及它對台灣影視產業的意義。

1. 「羅妹號事件」是台灣命運的轉捩點

羅妹號事件發生於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恆春外海觸礁發生船難,倖存14名船員搭救生飄流至瑯嶠(今恆春,原住民稱斯卡羅)上岸,被龜子甪(Kuarut)社的排灣族人殺害,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因此向清廷抗議,要求懲罰兇手,不過清廷卻表示瑯嶠並未收入版圖,所以無法受理此事,建議美方自行處理,同年6月,美國發動福爾摩沙遠征(Formosa Expedition)。然而,美軍因不諳地理且屢遭斯卡羅戰士伏擊而大敗,海軍少校麥肯齊(Alexander Slidell MacKenzie)戰死後,美軍被迫撤退。

李仙得於是再度向清政府施壓,清政府在美方的壓力下,責令台灣地方官員劉明燈率兵500人進軍瑯嶠協助李仙得,並且於1867年10月抵達台南府,瑯嶠十八社聞清軍兵至車城之後,也集結部隊準備對抗。當地漢人與平埔族擔心被戰火波及,力勸雙方息事罷兵。美方李仙得同意採取外交手段,與十八社頭目卓杞篤(Tokitok)進行多次會談,最終雙方簽訂條約達成共識,史稱「南岬之盟」,所達成的內容為:卓杞篤所轄下瑯嶠十八社承諾,保護往後漂流到海岸的所有歐美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卓杞篤與李仙得簽訂的《南岬之盟》,是台灣脫離中國,進入國際政治的角力場的轉捩點,因為它象徵著美國承認台灣島內不受清廷管轄的原住民,是能夠簽訂外交條約的主體。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2. 美國領事李仙得也是「牡丹社事件」的重要人物

羅妹號事件7年後,1874年,琉球王國因船員遇船難且在牡丹社附近遭殺害,同時向清廷與日本兩國請求懲兇,清廷置之不理,而此時已辭去美國領事之位的李仙得正旅居日本,因此被日本政府聘為顧問,遂向日本見證清廷統治不及原住民各社,因此日本可逕行以懲兇為由出兵台灣,最後甚至帶領日本軍隊再度來台,史稱「牡丹社事件」。

牡丹社事件對台灣的命運,以及亞洲局勢都影響重大,它是日本明治政府首次成功的海外遠征,後來也成為日本南進政策的起點。此外,琉球國王也從此成為日本的屬地。而對於台灣來說,此事令清廷意識到不能置台灣島上原住民控制的「番地」不管,因此派遣沈葆禎來台建立砲台、開山撫「番」,最終促成台灣建省。

而對屏東的排灣族人而言,牡丹社總頭目戰死導致當地貴族家系更動,早年為因應入侵者而組成的攻守同盟的制度被破壞,漢人開始大規模遷入。

3. 《斯卡羅》是高額製作的「台灣大河劇」

2017年9月,公共電視宣布將改編小說《傀儡花》為不下10集的電視劇,參照日本大河劇的形式,帶領台灣民眾認識自身故事。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補助下,以每集約新台幣1,550萬、共斥資1.55億的預算製作,是公視節目製作招標案史上罕見的高額。

公視集團董事長陳郁秀女士指出,她長期觀察日本大河劇,發現台灣許多觀眾因大河劇對日本歷史瞭若指掌,但對台灣的歷史卻不甚了解,所以希望能透過製作大河劇,讓大家更了解台灣。

「《南岬之盟》這個合約,現在還被收藏在美國國家圖書館,但這些事我們都不知道。」陳郁秀說,「我之所以選擇《斯卡羅》,是因為它是1867年發生的國際事件,而且促成了國際承認斯卡羅王國的統治,但這段歷史我們都不知道。而這段我們不知道的歷史,卻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轉捩點,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從這個點開始,認識台灣的歷史。」

陳郁秀表示,《斯卡羅》這部影集對台灣人而言,有三個價值,其一,故事中出現了非常多族群,包括排灣、卑南、閩南、客家,以及西洋人,顯示台灣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第二,它可以讓大家認識,那時的台灣有斯卡羅王國這個政權;第三,這個是個有大資文獻記錄,將台灣置於國際舞台上重要歷史事件。

「因為這三點,即使這部影集收視率不太高,我仍然會覺得非常有價值。」陳郁秀說。

4. 《斯卡羅》原名叫《傀儡花》

《斯卡羅》改編自小說《傀儡花》,而《傀儡花》是台灣醫師兼小說家陳耀昌所撰的長篇歷史小說,故事以羅妹號事件為主題,描述排灣族斯卡羅頭目卓杞篤、法裔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簽訂《南岬之盟》的歷史事件,以結合正史和虛構角色的手法,描寫當時台灣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與西方國家等多個族群間的衝突、協調與發展。

原本影集將與小說同名,不過,由於「傀儡」一詞,被指為過去漢人對原住民族的蔑稱,劇組經考量後,決定啟動更名計畫,在徵集所有人意見,選出100多個備選名稱後,最終將影集定名為《斯卡羅》。

「斯卡羅」被認為是一個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統治貴族,由四大家族統轄瑯嶠地區各部落,日本人類學家描述為「排灣化的卑南族」,具有跨族群與跨文化的意涵。斯卡羅北起楓港溪,南至鵝鑾鼻的恆春半島,其脊骨是中央山脈尾稜,低降的山巒起伏,與海岸線交錯,古稱「瑯嶠下十八社」,是排灣族群世居之地。

《斯卡羅》重要角色之一「阿杰」(Bungekaic Garuljigulj,漢名潘文杰)第六代子孫Masaw Garuljigulj,擔任改名計畫的評審之一,他表示,希望藉由這個故事,讓大家知道知道屏東半島有這個斯卡羅這個族群存在,也希望大家可以學習,互相尊重,透過這個更名計畫,他看到台灣真的是非常民主的國家。

5. 這是一個發生在恆春的故事

恆春舊稱「瑯嶠」,瑯嶠這是排灣族語的漢字音譯,最早見於荷蘭史料,早期文獻常稱的「瑯嶠下十八社」,是排灣族群世居之地,主要指四大社,豬朥束社,射麻里社,貓仔社,龍鑾社,以及四大社又統轄的十八社。

除了瑯嶠下十八外,還有客家聚落保力、統領埔,閩人聚落柴城,以及主要由馬卡道族與閩南移民的後代,當時泛稱為「土生仔」組成的社寮。社寮位於保力溪出海口南岸,是一處天然海灣,也是瑯嶠地區的重要港口。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斯卡羅》是一部講述「羅妹號事件」的「台灣大河劇」,公視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它不僅是台灣歷史的縮影,更深刻地影響著這座島嶼往後兩世紀的命運。

>>閱讀全文

Text、Photo:資料來源:公共電視、文化部台灣大百科

【延伸閱讀】8000萬打造的中華商場,公視不開放的關鍵是什麼?

【延伸閱讀】16道工藝製嫁衣!金銀繡線纏喜氣 龍鳳呈祥韻同「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