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一場與季節限定巨大「皇蛾」相遇


正在羽化的皇蛾(上雌下雄)(陳信雄攝)

【旅遊經 編輯部報導】

皇蛾被認為是全球最巨大的蛾,也是臺灣體型最大的蛾類,雙翅展開可達25-30公分,成蟲期主要在4-5月及8-9月,成蟲因口器退化不能進食,集中時間羽化最大任務是交配繁衍後代,約2週後就會死亡。皇蛾外觀除了「大」外,還有一大特性,即是翅膀前翅末端部份,圖案形態非常像蛇的頭部,故皇蛾又被稱為「蛇頭蛾」。只是現在在野外相對來說,也不太容易發現,想感受皇蛾的魅力嗎?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現正展出季節限定、臺灣體型最大的蛾類--皇蛾!


「皇蛾」為鱗翅目,天蠶蛾科,為趨光性的大型蛾類,棲息環境為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森林,雖然廣泛分布在臺灣中低海拔,早期在文山區夜晚受指南宮燈光的吸引而來,但現在想在野外發現相對來說卻不是那麼容易。這次昆蟲館展出皇蛾有一個特別的契機,去(2020)年8月底,一隻皇蛾飛來動物園,這種體型龐大、又是動森遊戲裡玩家熟悉的昆蟲,立刻激起保育員陳信雄想深入瞭解的心,是什麼原因讓牠們在淺山地區數量變少了,並且期望透過累代展出,讓大家更關心淺山的生態環境。



皇蛾因為口器退化,成蟲脫落,並不能進食,牠們僅靠幼蟲時代吸取在體內的剩餘脂肪維持生命,大概一至兩個星期後便會死去,所以成蟲出現的時間非常短暫,陳信雄幾乎夜夜都跑到指南宮,希望可以找到皇蛾雌蟲,可惜去年槓龜,只看到幾隻雄蟲。而今(2021)年4月陳信雄尋找皇蛾的心依然不減,某日凌晨在指南宮遇到一位夜觀的彰無諍先生,知道陳信雄在找一種很大的蛾,就用手機將拍到的照片交流分享,其中一張雌皇蛾產滿卵的照片讓陳信雄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彰無諍先生的幫助下終於獲得了珍貴的卵。



皇蛾的卵(陳信雄攝)


皇蛾的幼蟲(陳信雄攝)


皇蛾幼蟲身上布滿白色的物質是臘,有助於禦敵(陳信雄攝)

飼養到現在已經進展到第二代了,陳信雄很開心的分享給遊客,雖然今年因為疫情昆蟲館暫停開放了一段時間,趁著現在幼蟲化蛹前的最佳時機,歡迎大家來觀察。櫥窗裡的幼蟲到秋天會結繭越冬,準備結繭時,皇蛾幼蟲會找一片樹葉,在上面吐絲將葉片左右拉合把自己包起來。目前正值皇蛾成蟲的末期,如果當天有皇蛾羽化,也會同時在櫥窗中展出。若是錯過看幼蟲跟成蟲的時機,還有機會看幼蟲結繭。



上圖為皇蛾的雄蟲;下圖為皇蛾的雌蟲(陳信雄攝)



皇蛾雖然不是保育類物種,但與以前普遍分布的狀況相比,現在已經較為少見,而皇蛾雄雌的分辨,通常以腹部、觸鬚、蛇頭紋瘦長、翅膀中間的三角紋來比較。欲欣賞牠們之美的同時,不妨思考一下,皇蛾在淺山地區減少的原因,是我們沒仔細觀察?還是環境開發破壞棲地?抑或是氣候變遷的影響呢?

圖片: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